青春筑梦正当时,实践扬帆启新程。为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、长才干、作贡献,学院组织十支社会实践服务队,于今夏启程奔赴各地,开展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。
各社会实践服务队充分发挥医学专业优势,结合青春健康教育,深入乡村为村民提供多项健康服务,关心关爱群众身心健康,同时,与当地镇政府签订结对共建协议,建立长期校地合作,赢得群众广泛赞誉。
实践过程中,各个团队追寻红色足迹,感悟革命初心,汲取奋进力量。学子们秉承“笃志博学,医精德诚”的校训精神,以扎实技能深入基层,用脚步丈量乡土,以心灵体悟历史,凭行动传递信念。这段充满挑战与成长的旅程,生动展现了他们服务基层、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心与担当。
“益口好牙,齿生相伴”社会实践服务队
7月14日至16日,“益口好牙,齿生相伴”社会实践服务队深入青岛市城阳区东流亭社区,开展口腔保健、防诈骗宣传等活动。团队成员开展口腔义诊,为300余位居民检查口腔,开设“牙齿保护小课堂”;参观城阳博物馆,感受地方历史变迁;走进“竹庐书院”,体验箜篌演奏,调研非遗技艺文旅转化路径;联合社区民警举办防诈骗讲座,提高居民安全意识。实践活动既践行了专业服务,也推动了校社资源对接,获得高度评价和肯定。

图为双方签订校地共建合作协议

图为“益口好牙,齿生相伴”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参观竹庐书院

图为“益口好牙,齿生相伴”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体验弹奏箜篌

图为“益口好牙,齿生相伴”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为老人进行口腔义诊

图为“益口好牙,齿生相伴”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与社区民警合照
“岐黄国医”社会实践服务队
7月15日至18日,“岐黄国医”社会实践服务队一行5人赴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张湾镇开展为期4天的暑期“三下乡”活动。团队围绕中医特色适宜技术、红色革命文化追寻、乡村产业经济寻觅三大模块,为当地空巢老人提供拔火罐、艾灸、肩颈推拿等健康服务,开展健康生活调查与养生保健咨询;教授留守儿童制作中草药香囊,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。同时,成员们走进抗日模范村吕沟历史馆、沙山寺定陶战役刘邓前线指挥部旧址、鲁西南革命纪念馆,接受红色教育,观摩当地产业园区制作流程,鼓励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夯实业务能力,强化服务基层意识。

图为“岐黄国医”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对空巢老人开展健康生活访谈交流

图为“岐黄国医”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教授当地留守儿童制作中草药香囊

图为“岐黄国医”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为村民进行拔火罐治疗

图为“岐黄国医”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合影
健康乡村“药”您同行社会实践服务队
7月23日—25日,“健康乡村‘药’您同行”社会实践服务队赴济宁市微山县南阳镇开展“三下乡”活动。针对乡村医疗资源有限的现状,团队在北二村举办用药安全宣讲,讲解药品储存、服用注意事项等知识,现场为老人推拿按摩;面向留守老人开展老年人营养膳食讲座,并发放科普宣传手册;深入困难群众家中送生活物资,入户指导用药、陪老人聊天;结合世界防溺水日,为儿童及家长宣讲防溺水知识,提高安全防范意识。“三下乡”活动既为乡村注入青春活力,也让团队成员在实践中收获成长。

图为“健康乡村‘药’您同行”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进行用药安全宣讲

图为“健康乡村‘药’您同行”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为老年人进行推拿按摩

图为“健康乡村‘药’您同行”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进行防溺水宣传

图为“健康乡村‘药’您同行”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陪困难老人聊天

图为“健康乡村‘药’您同行”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合影
“青流星火乡村振兴促进团”社会实践服务队
7月9日—25日,“青流星火乡村振兴促进团”以“青春建功乡村行,专业赋能振兴路”为主题,采取“集中组队+分散返乡”模式,组织28名志愿者在潍坊周边县市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。团队成员在日照五莲县开展“星火课堂”,覆盖120余名学生,举办红色故事会和应急救援培训;联合专科医院开展“健康义诊进大集”,用AI中医面诊设备服务群众;参与国家呼吸医学中心流调,收集2000余份问卷,同步普及妇幼保健知识;开展环保行动,倡导“夜市不留痕”,分类回收垃圾50公斤。

图为“青流星火乡村振兴促进团”社会实践服务队与孩子们绘画

图为“青流星火乡村振兴促进团”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为群众免费义诊

图为“青流星火乡村振兴促进团”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开展问卷调查
图为“青流星火乡村振兴促进团”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开展环保行动

图为“青流星火乡村振兴促进团”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开展环保行动

图为“青流星火乡村振兴促进团”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合影
“红穗青苗”社会实践服务队
7月18日至21日,“红穗青苗”社会实践服务队深入临沂市沂水县许家湖镇,开展为期4天的“三下乡”活动。团队聚焦养老服务,分组为半失能老人提供一对一康复训练,细致标注用药方法;与老人对唱红歌,访谈退休老校长,与工作人员探讨养老服务合作;走进红嫂祖秀莲故居和沂水博物馆,学习沂蒙精神,接受思想洗礼;走访康苑智能居家养老服务中心,调研“机构+社区+家庭”养老模式。成员们以专业对接老人需求,用温情搭建跨代沟通桥梁,为乡村养老注入青春动能。

图为“红穗青苗”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为卧床老人进行义诊

图为“红穗青苗”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为卧床老人进行手指操教学

图为“红穗青苗”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与养老院老人进行合唱

图为“红穗青苗”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与老人谈话

图为“红穗青苗”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合影
“阅见未来”志愿服务队
“阅见未来”社会实践服务队深入德州市临邑县理合务镇王家寨村,探访当地节庆民俗。团队成员拜访民间艺人,开展访谈交流,向非遗传承人研习麦秸画与漆扇技艺,带领村里学生开展传统文化体验活动——做漆扇,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奔赴邢侗纪念馆探寻历史文脉,观看邢侗珍贵墨迹石刻,了解临邑历史文化渊源。成员们将“文化自信”“乡土情怀”“责任担当”内化为情感认同与实际行动,增长技艺见闻的同时,践行青春使命与担当。

图为“阅见未来”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引导学生制作漆扇

图为“阅见未来”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在邢侗纪念馆研习书法石刻
“医路同行”社会实践服务队
“医路同行”社会实践服务队赴德州乐陵市大文家村开展暑期“三下乡”活动,助力乡村振兴。团队联合张桥卫生院,为70余位村民测血压血糖、推拿按摩,还为行动不便老人下户服务,为儿童开展防溺水宣讲,通过情景模拟、互动问答传授知识,获村民称赞。在五合小区开展环保教育活动,引导孩子绘“健康与生病地球”对比图,强化环保意识。此次活动,成员们以专业知识服务基层,诠释青年担当,在实践中提升自我,为职业发展奠基。

“医路同行” 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开展儿童防溺水宣讲

“医路同行” 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合影
文字来源:学生工作处(团委)杨露、口腔系曲欣、中医系董康、药学系王新桐、助产系张斌、健康管理学院尹蒙蒙、图书信息中心陈晗曦、医学技术系刘庆伟